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作者:马致远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⑵,气命人般看承爱惜⑶。逐霄上草料数十番⑷,喂饲得膘息胖肥。但有些污秽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七煞〕懒设设牵下槽⑸,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备。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知不知⑹。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

  〔六煞〕不骑啊,西棚下凉处栓。骑时节拣地皮平处骑。将青青嫩草频频的喂。歇时节肚带松松放,怕坐的困尻包儿款款移⑺,勤觑着鞍和辔,牢踏着宝镫,前口儿休提。

  〔五煞〕饥时节喂些草,渴时节饮些水,着皮肤休使粗毡屈⑻。三山骨休使鞭来打⑼,砖瓦上休教稳着蹄。有口话你明明记:饱时休走,饮时休驰。

  〔四煞〕抛麦时教乾处抛,尿绰时教净处尿,栓时节拣个牢固桩橛上系。路途上休要踏砖块,过水处不要践起泥。这马知人义,似云长赤兔,如益德乌骓⑽。

  〔三煞〕有汗时休去檐下栓,渲时节休教浸着颓⑾,软煮料草铡底细。上坡时款把身来耸,下坡时休教走得疾。休道人忒寒碎⑿,休教鞭颩着马眼⒀,休教鞭擦损毛衣。

  〔二煞〕不借时恶了弟兄,不借时反了面皮。马儿行嘱咐叮咛记: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⒁。则叹的一声长吁气。衰衰怨怨,切切悲悲。

  〔一煞〕早晨间借与他,日平西盼望你,倚门专等来家内,柔肠寸寸因他断,侧耳频频听你嘶。道一声好去⒂,早两泪双垂。

  〔尾〕没道理,没道理;忒下的⒃,忒下的。恰才说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

注释
  ⑴般涉调:元曲中常用的十二宫调之一。耍孩儿是它的曲牌。

  ⑵蒲梢骑:古代的良马名。《史记·乐书》:“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

  ⑶气命儿般:性命儿似的。

  ⑷逐宵:每夜,夜夜。

  ⑸设设:形容懒洋洋的样子。

  ⑹颓人:骂人语,犹言“鸟人”“鸟汉”。

  ⑺尻(kāo)包儿:指骑马人的屁股。款款:慢慢地。

  ⑻休使粗毡屈:不要让粗毡儿折迭起来。

  ⑼三山骨:指马股上的骨髂。

  ⑽云长赤兔,益德乌骓:三国时,关羽(字云长)所乘之马叫赤兔追风马。张飞(字益德,应为翼德)的坐骑叫乌骓。

  ⑾“渲时”句:替马洗刷时不要让冷木浸着它的生殖器。渲,洗刷:颓,雄性生殖器。

  ⑿忒(tuī)寒碎:过分地寒酸和琐碎。忒,方言,太,过于。

  ⒀颩(diāo)著:戳击着。

  ⒁“鞍心”二句:“马户”乃“驴”的拆字,“刷子去刀”乃“屌”字。“驴屌”是骂人的话。

  ⒂好去:犹今言“好走”。句意:“说一声好走你去吧!”

  ⒃忒下的:(我)太下作。刻划马主吝啬的心态。下,南方方言,元杂剧里常见。此处作“下作”解。

简析
  这首套曲以诙谐风趣的语言,以生动传神的细节,以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个爱马如命、既悭吝又憨厚的人物形象。这人买了匹好马,便惜马如命,百般爱护。偏有那“不晓事”的人来借马,这便如同要掏他的心窝一般。他实不愿把马借给他人,但又怕伤了朋友脸面,于是他内心产生了剧烈的矛盾和钻心的刺痛。这些都通过他长篇大论、没完没了地向借马人叮嘱关于养马、骑马的注意事项表现了出来。马被人借走后,他倚门等待马的归来,以至于“柔肠寸断”,“两泪双垂”,这个细节十分夸张,也很具幽默效果,把人物心态展示得淋漓尽致。这首套曲刻画人物用的是漫画笔法,但同时又是精雕细刻,曲中的喜剧形象刻画得十分成功。这首套曲是马致远散曲中的杰作。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评论这首套曲说:“这是马致远的真正的崇高的成就。诙谐之极的局面,而出之以严肃不拘的笔墨,这乃是最高的喜剧;正和最伟大的哲人以诙谐的口吻在讲写似的;他的态度足够严肃的,但听的人怡然的笑了。”

马致远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81篇诗文 ► 11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赏荷

蔡松年 蔡松年〔宋代〕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劝学诗

朱熹 朱熹〔宋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李煜 李煜〔五代〕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